首页 >> 书画杂谈 >> 评论 >>刘恒书法作品集评
详细内容

刘恒书法作品集评



杨吉平(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恒是学者,刘恒的书法自然是学者书法。前几年书坛曾热议过书法家学者化的话题,现在则少有人提及。实际上,由于书法与传统国学的天然血缘关系,笔者一向认为,书法家必须是学者,虽然学者不一定是书法家。也就是说,书法家须具备书法技法与国学素养两个条件,只具备技法条件者为写手(或称书手),只具备学养条件者为学者。在此意义上说,刘恒先生首先具备了书法家的学养条件,需要讨论的则是其技法条件。

  刘恒的第一幅作品(图1)写于丙寅年,即1986年全国第二届中青展。此作是20世纪80年代较为流行的书法风格,特点是用笔讲究中锋,结字则充满流行元素,有碑体行书的特征。此时的书法水平普遍处于稍懂点笔法便可入展的层次,当时的评委,比如王澄、何应辉、王镛等的水平未必高过刘恒的这件作品。此作线条圆润,富有张力,结字趋方而使笔圆转,在“文革”结束,书法开始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件作品无疑是相对优秀的。但审其结字,臆造者多,法古者少,故耐看程度有限,这在复古风气渐盛的当下就更为显见了。但无论如何,作品所透露出的则是作者对书法艺术的虔诚与恭敬,值得肯定。

  与前作相比,全国第四届青年展的作品(图2)则出现了很大变化。首先是由碑转帖,此前的碑学意味在作品中荡然无存,代之以流畅秀美的帖学风格。次则是书写态度发生转变,由原先的矜持庄重一变而为轻松自然。同时,在章法上也由原来的刻意安排而为自然排列,有古人手札的意味。作为北大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刘恒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显然要高于一般书家,这明显表现在其作品透射出的书卷气中。前些年盛传过一句“主要看气质”的流行语,书法其实也要看气质,这一点刘恒做得很好,是其所长,但最近张海先生提出了“当代书法尚技”的说法,笔者虽不敢苟同,但对于当代许多书法人而言则有其现实意义。刘恒先生的不足显然在技法上,而他在技法上的不足不是才情的不足,而是态度的问题,是“尚技”尚得不够。其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展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中的作品都有结字问题,如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的“甓”“意”“盘”“铸”等字,结字都显得松散。另外,刘恒书法笔力不足、偏于柔弱也是一个显见的问题。同时,其取法隐约有陆俨少行书的意韵,也有点取法乎下的嫌疑,建议越过现代书家,学其所学,师法古人,如此方可真正解决技法问题。

image.png

图1 刘 恒 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1986年)



周德聪(三峡大学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恒是粉碎“四人帮”后,通过高考步入北大的学子。深厚的学养与京城的地缘,玉成了作为学者兼书家的刘恒。

  因其长期工作在中国文联与中国书协,他不仅是改革开放后书法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中国书法由凋敝走向复苏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几十年的“书法热”中,刘恒或以理论研究丰富当代书法史学,或以创作汇入当代书法热潮,或以讲学普及与提高书法的社会地位,可以说他在当代书法的多个方面都有其广泛的知名度与较高的美誉度。

  在中青展的历史上,唯有第二届的主办单位有文化部的参与,刘恒入选展览的作品是横幅形式的“缶庐论印诗二首”,简净沉厚的用笔、收放自如的结字、疏密有致的章法,表现出一个其时20多岁的青年人在书法上的早熟与老到。如果用当下的艺术眼光来审视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书法,或许会觉得刘恒作品的艺术语言稍嫌单调;然而,只要把他放在那个时代(“文革”对书法的破坏后,建设与复苏的初期),那个年龄段(20多岁)来考察,定会产生异样的惊奇:老一辈书家的写字立场及新生代对书法艺术的多未觉醒,使得那个特殊的时期在书法上表现出“承续香火”的状态,只有少数天赋极高者能在古代经典里窥探消息。刘恒便是那个时期的“少数人”。他不仅凭着自己的学术积淀,对中国书法史学、美学有其研究,而且以开放并包的心态,向东邻日本学习,其早期的书法即有小坂奇石对他的深刻影响。

  2017年他参加全国第四届青年展的作品,书写同一文辞内容,但在外形式上却变横为方了,其在早期行书的基础上增加了草书的语言,使得整体的章法更为活脱与通透。其实,斗方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幅式,弄不好容易平实板滞。刘恒以他特有的空间敏感,不仅将字的大小、疏密、奇正、纵敛进行了有意味的组合,而且每一行的长短分布与墨色层次的逻辑结合,线的推进与字势的变化,使得行与行之间的构成关系也变得丰富起来——将浓遂枯的墨色,不经意间摇曳的行气,与字外空间的气韵流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外廓之方因其内部空间的参差多变而极富情味。

  应当说,刘恒当下的创作无论是在笔墨语言的丰富性上(用笔的中侧轻重,线条的疾涩粗细,墨色的浓淡枯润,字势的大小奇正,行气的跌宕起伏,章法的疏密掩映),还是在空间感知的深刻性上,都有质的飞跃。

  刘恒的书法,几十年来似乎集中在行草一系,篆、隶、楷较少涉猎,而从更为宏阔的艺术视野看,多体研习与探索,必然会对某一书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他对书法的认识,我们期待有新的尝试!

1522247323794800.png

图2 刘 恒 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2017年)


亓汉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书法势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恒先生首先是一个书法理论家,其出版著作有《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历代尺牍书法》《中国书法全集·张瑞图卷》《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篆刻创作大典》《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刘恒》等,并有论文多篇发表于专业报刊,可谓成果丰硕!

  刘恒先生的这两幅作品一为全国第二届中青展的横披,一为全国第四届青年展的斗方,两幅作品相隔正30年,书写内容是吴昌硕的诗:“岐阳鼓破琅琊裂,治石多能识字难。瓦甓幸饶秦汉意,乾坤道在一盘桓。凿窥陶器铸泥封,老子精神本似龙。只手倘扶金石刻,茫茫人海且藏锋。”在这30年中,先生的作品一直保持着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书卷气,一如他的谦谦君子风度、文人气息。

  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其作品前后的书卷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下面用书法势理论来分析刘恒先生这两幅作品书法风格的变化。

  从字法势分析,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的字法势的松紧关系不是十分明显,即松势因素和紧势因素的对比不强烈,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则出现了强烈的对比关系,如下面字例的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琊”的松紧关系不明确,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琊”是明显的左紧右松的字法势:在左部用了粗、密的紧势因素,在右部用了细、疏、断的松势因素;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甓”的松紧关系不明确,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甓”是明显的左上紧右下松的字法势:在左上部用了粗、密、连的紧势因素,在右下部用了细、疏、断、长的松势因素。这样的变化在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大量存在,正是由于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的这些变化,使结字符合清包世臣《艺舟双楫》所言:“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即符合《书法势》中“活中宫”的结字法则,结字有了精神所注的“精神挽结之处”。所以,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比之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的结字增加了驻足、思索、玩味的理由。

  从章法势分析,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比之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发生了以下变化:1.结体由横向取法为主变为纵向取法为主;2.线条粗细的章法势因素对比强烈;3.字体大小的章法势因素势能变大,如“瓦甓”二字,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中是1:3的比例,在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达到了1:5的比例;4.增加了枯笔、飞白的章法势因素;5.字体的纵横关系变化丰富,以作品中的前5个字为例,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中是:横、方、横、横、横,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是:横、方、长、横、方;6.从行距的宽窄、开合关系变化上,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中存在明显的开合关系,而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中几乎没有;7.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有着明显的书写性,墨迹粗细浓淡分隔的“墨继”明显,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气息畅达贯通,而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中表现不明显。由于两幅作品在章法势因素应用上的不同,全国第二届中青展作品呈现出散淡、平直的感觉,而全国第四届青年展作品的“起承转合”则呈现出了跌宕起伏、波涛汹涌的气息,这在一幅书卷气浓郁的行书作品中实在是难能可贵!

  通过以上对两幅作品的字法势和章法势分析,可以看出,刘恒先生在书法理论研究大丰收的前提下,书法创作依然显示出了勃勃生机。特别是先生保持的这种文人书法的风格,更是先生理论修养、学术修养、文化修养的结果。

  修养是刘恒先生一直强调的,他在一次书法讲座中谈到文化修养的重要性时说道:“近代以来,有很多写得很不错的人,但很难成为大家。为什么?文化上不去!没有文化支撑,就很难成为大家、大师。我们说古代为什么有大师?他自己有学识、有修养、有名气和地位。他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写都有他的道理。现在我们的作者是,上次谁获奖了,我就学他的。这样怎么可能成为大家、大师?连名家都谈不上。所以还是呼吁提高我们的修养,提高我们的学识。”

  当然,两幅作品也有碧玉之疵,主要表现在笔法势方面。笔者以为两幅作品的起笔、收笔的笔法势因素应用过于单一、粗放。如果写手札一路作品,在起笔、收笔的取势方法上再丰富一些、精到一点,那么,清澈、明快的“天籁之书”会更加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