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杂谈 >> 杂谈 >>齐玉新|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下篇)
详细内容

齐玉新|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下篇)

第十一节:连绵技术在小字中的应用

  前面我就陈海良对于魏晋尤其是二王书法的临摹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当然,这种分析,我只能建立在对某件作品上来推测并寻找蛛丝马迹。
  
  一个书法家,尤其是具有思考能力的书法家,他们会一直明白自己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去哪里找寻什么,然后把索取来的东西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技术手段和技法体系。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现代人的东西一学就会,而古人的东西很难学会?”我是这么认为的----古人的技术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这个复杂,相对于魏晋人而言,恰恰他们没有固定的招数,没有招数其实是更复杂的招数,这个以后有机会详细谈。)而后来的继承者,往往都是继承了古人的一部分所谓“精华”(自己认为有用的),愈到后来技法似乎更加趋向于简单。比如,如果我们认为明清人继承了古人的5招,林散之等继承了三招,我们当代人似乎也只有一两招而已。为什么会越来越简单呢?这个跟书法(文字)的书写和演变以及实用性的进化有着密不可分的。书法,或者叫做毛笔书写,一直到了民国钢笔的出现之前,都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书写和科举用。那么,实用性书写依然是毛笔字的第一要务,有了硬笔之后,书写更加便利和快捷,我们当代人几乎从小都是用硬笔来书写汉字,于是乎,我们今天即使用毛笔来书写汉字,也会自然不自然的把毛笔当作硬笔来使用,我们所谓的毛笔技法中不可避免的掺杂了硬笔书写技术,这就是技法简单的原因。
  
  陈海良,他的目的就是大草(大字草书),但很多时候他会用他的小字行草书作为实验室技术进行试验。那么,他最近几年就开始在魏晋以及二王书法资料中搜寻比明清书法更高级、更原始、更丰富的技术要素,这么做无疑是为他的大字草书得更加完善做准备,这也如同他所说的“他拼命写楷书是为了草书打基础”一个道理,他的书法最终的归宿就是大字草书!
  
  现在,我提供了两张一个内容的《伏想贴》临摹作品,尽管两件作品在字形、用笔上差别比较大,这更可以说明这是陈海良的意临之作。那么,这两件内容一样的贴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可以仔细注意一下,其中两件作品中,陈海良都没有丢掉或者他在强调字与字包括行气之间的连带关系。这就说明,陈海良为了丰富大字草书技术元素,他开始有意的在魏晋书法中淘洗和提炼“连绵”技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从傅山、王铎那里收到了启发,但他清醒的知道,要跟王铎、傅山一样----去从源头找寻。从这两件作品中,我觉得大家应该受到这样的启示------你需要什么,就要广泛的取法,把你所需要的东西,从古人那里提炼出来,甚至可以用意临的方法去有意强化它。这似乎和“试验田”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以前见过很多陈海良的小字行草书,似乎都是“字字独立”的那种章法形式,而现在这两件内容一样的意临作品以及我又提供的一件意临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连带”,这就是他在这个时期有意识的“猎取连带”技术。从2012年陈海良创作的小字行草书已经完全证明了我上述的推测。
  
  那么,谈到这里的时候,我要说明一点的就是------当代很多书法家在写行草书的时候,很容易犯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字与字之间上下连带的时候,很容易形成雷同的、重复的45度斜线,而我们看看古人尤其是二王法帖,却没有这种弊病。问题出在哪里呢?古人是怎么处理的呢?咱们下回分解。
  
  




 

相关热词搜索:连绵 技术 小字 陈海良 书法


第十二节:陈海良的借鉴实验

  古人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精妙之处,每个古人都有属于自己独到的绝招和技术。而一个优秀的书法家是不囿于一家之法的,是善于从不同人身上借鉴优秀之处。
  
  比如上下字之间的连带,如果不善于处理的话,很容易形成全篇一律的45度斜线。我曾经对古人的经典法帖做过细致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如下方法:
  
  其一:把字与字之间的连线加粗,使上下两个字因为连线(和字的笔画一样粗)几乎成为一个字,从而弱化了连线的视觉效果,也弱化了两个“字”的视觉效果。这个,《阁贴》和王羲之手札里面应用的比较多,诸如《得示贴》、《频有哀祸贴》等,明代的王铎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其二:把上下字之间某个“顺势”的笔画延长为“连线”,使得“笔画”成为“连线”,从而弱化“连线”,比如《初月贴》等。
  
  其三:上下字左右适当错位,错位就形成了“连线”角度的变化。
  
  其四:上下字之间距离调整,上下字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势必会造成“连线”长度的变化,如此,“连线”角度也就发生了变化。
  
  其五:上下字之间拆开。比如把下面这个字的一部分连接到上面那个字。把下面这个字的最底下一部分连接到第三个字上面。这样,中间那个字就被合理的分解了,相对也弱化了“字独立”、“连线”重复的问题。这个,当代张旭光先生经常使用。
  
  其六:把几个字连接成一组,让几个字形成不同的倾斜之势。
  
  其七:把斜线变成“弧线”,分为左弧线和右弧线。
  
  那么,我们看一下陈海良借鉴日本古代《三笔三迹》的作品。前些年,国内很多书法家中间兴起了一股学日本唐代《三笔三迹》书法的风尚。之所以书法家们向日本古代书法学习,是因为日本这些唐代书法较好的继承和保持了唐代书法的技术元素和形式元素。艺术无国界,况且日本那个时期的书法还是比较纯粹的中国唐法,所以这是书法家们视野拓展的一个可喜现象。陈海良也曾经借鉴了《三笔三迹》,尤其是他也从中吸收了“细线”的妙处和“连绵”技术。从图中这件作品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海良尤其对于“连绵”技术的借鉴和为我所用之高超的理解。
  
  那么,除了借鉴《三笔三迹》的技术,陈海良还借鉴了哪些人的技术呢?我会继续用图例来说明。
  
  








 

相关热词搜索:陈海良  借鉴



第十三节:借鉴与创作实验 1

  书法家是要善于借鉴的,同时也要把借鉴来的技术进行试验与应用,如此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模式,才能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技术体系。
  
  比如,陈海良最近几年对魏晋、唐、明清草书做了很多的借鉴与实验。
  
  如图,是他借鉴《十七贴》的一件创作作品,其实是他对于《十七贴》这种字字独立的草书体式的一种试验和尝试。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陈海良《十七贴解密》这本书?《中国书画报》
  
  也有过连载。这足以看出他这几年对于这个草书经典之作的深入研究。这件拟十七贴味道的作品,无疑在线条上显得醇厚、厚重,跟他惯有的小字行草书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这件作品的内容,读来应该是他的心声。




  如图,这件作品行书作品尽管里面夹杂了一些细线条的草书字和组合,但总的作品基调可以看出,他在尝试行书的另一种写法,这种写法和明显的是借鉴了魏碑书法中“墓志体”的用笔技术----线条多取扁势,显得厚重,铺笔涩、字的空间密度大。墓志体书法,是陈海良很重要的一个书体,他的楷书体系基本是建立在墓志体书法上的,这也包括他的小楷书体中,或多或少的掺杂了这种技术。
  



  如图,这件作品其实可以看作是陈海良对《书谱》技术的应用试验。尽管,我们见过他临摹的很逼肖的《书谱》作品,但是我们却又很难在他的创作中看到《书谱》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我想,通过这件作品应该明白,他其实是借鉴了很多《书谱》的用笔特征,并没有完全把《书谱》的结字、字形搬到他的创作中去,或许他以为,照搬过去不能溶解到他那种已经趋于成熟的个人风格中去,那么,对于《书谱》只好取其用笔了。

相关热词搜索:借鉴 创作 陈海良 书法



第十四节:借鉴与创作实验 2



 

  如图,这件对联第一样的感觉让我觉得这就是王铎作品的集字。这个对联,其中的“眼”、“花”、“鸟”、“身”几个字几乎就是王铎这件条幅里面的字,通过这件作品,就知道陈海良在王铎身上下了多少工夫了。他能把王铎的字这般用到创作中来,仅仅用活学活用来评价,显然是不够的。
  
  以下为王铎条幅,可从中搜寻相同的字作为比较

 




 



 

  如图,这件条幅作品,也让我觉得像极了王铎。这就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曾经在他常州工作室见过的----他的门上贴着一件王铎的条幅复印件。看来,对王铎的借鉴和学习,他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也觉的,陈海良尽管并没有完全以王铎为创作基座,但是,他应该是当代最会学习王多的一个书法家,也深深的得到了王铎的精华之处。
  
  陈海良是聪明的书法家,他知道怎么借鉴古人更容易吸收和消化。他要把大草作为自己的主打创作方向,自然直接从长于创作大字条幅的书法家身上“直取”是最好的方法,我们也从他的作品中梳理出来,发现,他对于古代的书法家,尽管取法宽广,但是非常有重点。元明清书法家中的杨维桢、徐渭、王铎、傅山就是陈海良的主食,魏晋唐则是他的维生素。
  
  以下为王铎调幅作品

 



 

相关热词搜索:借鉴 创作 陈海良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