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杂谈 >> 杂谈 >>齐玉新|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中篇)
详细内容

齐玉新|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中篇)

第六节:陈海良早期的小字作品

  对于杨维桢的研究,海良应该是最早也最广泛应用的是小字行草书,这应该是他的“实验室实验”,这个实验在短短的几年成功之后,便开始大面积在大字行草书中推广起来了。
  
  如图2这件小行草书,是他2004年的作品。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海良对杨维桢的研究是非常的深刻与深入。
  
  比如,他能够自然的把杨维桢结字中那种“似隶似篆”的结构图式掺加到作品中来。尽管,这种颇有装饰味的造型是很难搀和进流畅的行草书中的,但是海良却做的不露痕迹并成为他丰富作品味道的一个手段。
  
  大量使用了杨维桢风格中的“等粗”、“等细”的线条方法。所谓“等粗”线条,就是某个字的所有笔画几乎都一样粗,“等细”线条正好相反。如果我们回忆一下启功先生的作品,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单字比较独立,还没有把连绵草书的笔意和技术用进来。尽管那个时候,他的小字行草书也获得了全国大奖,在那个时代也是一流水平,但对于陈海良的整体创作过程来比较,那时候只能是他现在的小字行草书的“草图”或者“样稿”。
  
  之所以现在对他早期作品风格和技法进行分析,我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总结。只有对一个书法家的发展过程做分析和梳理,才能条分缕析出他们的每一步的变化与得失。我想,这个工作是对其他书法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价值的。
  
  那么,今天我们通过陈海良早期的小字行草书作品,就比较明晰的知道----在初创时期,他也是忠实的继承着古人的技术,并且是尽可能的继承着。这或许就是由临摹走向创作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集古字。当我们今天来审视一下当代优秀的书法家们,无外乎三种:
  
  一种是保持着古人的面貌,继续坚守着集古字(捍卫古法)。
  
  一种是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还有一种就是完全脱离古人,脚不踏实地,悬在空中成了浮云。。。
  
  说完这个话题的时候,或许有人不禁要问,他对于古人的继承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第七节:临摹的目的与状态

  的确,我也没有见过多少陈海良的临摹作品。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他不临摹,或许他很少把自己的临摹作品拿出来。
  
  一个书法家对于古人经典书法的临摹是进入书法的必由之路。我也一直以临摹多少和临摹的精度来审视一个书法家,以期通过临摹作为参照物,判断一个书法家的状态和未来预期如何。简单地说,临摹就是对古人经典书法的理解,这应该分成两个层面来说----
  
  第一个层面是认识程度。如果你对古代经典认识的深刻,很多东西你都看到了,那么你才有可能临摹出来。如果,古人很多精妙的东西你都看不出来,我不相信你能够临摹出来。所以孙过庭说的“察之者尚精”是真理。那么,当一本字帖或者一件作品放在眼前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精妙的东西都能够看到,这也如同那么多文学名著,有人看的是热闹、有人看的是故事、有人看得如醉如痴、泪沾衣襟一样。怎么看,是需要方法和角度的,这个不赘述。
  
  第二个层面是精准度。只有看到了古人经典书法的精妙之处,才有可能用手复制出来。首先要看到,其次要看懂,最后要写出来。我一直以为临摹,必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精准临摹,也只有你能够精准的临摹出来,才能说明你的每一笔、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结构都和古人基本一致了,也就是说你的动作对了,所以孙过庭又说“拟之者尚似”。第二个阶段就是意临。所谓的意临,并不是简单的超写了古人作品的文字内容就是意临了,那只能说临摹不像。我以为,意临应该是在基本保持古人经典元素的同时,把自己的审美包括其他古人的经典元素,合理、巧妙地溶解进去,这应该是带有创作意味的临摹,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创作。
  
  我们首先看一件陈海良临摹的《书谱》局部。这件临摹作品,基本上属于陈海良忠实于原作的临摹,其用笔、线条、结构包括气韵都很精到。从字与字之间的上下连带、从某个字的线条组合都能感觉到他行笔的速度比较快,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他的技术娴熟。技术娴熟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在《书谱》上下过很多功夫。
  
  那么,作为以明清为基调的行草书法家为什么要在《书谱》上下这么大的功夫呢?
  





 

  对于陈海良的临摹,我见过最近这两年临摹的一些二王和《书谱》的作品。于是我又从他这两年的小字行草书作品中发现了一些踪迹----陈海良之所以在最近这几年对魏晋书法下了很大功夫,其主要目的可能就是两个:
  
  第一个:提升小字行草书的格调。
  
  第二个:丰富小行草书的技术内容。
  
  作为一个高等学府的专业书法毕业生和博士生,陈海良应该对历史上的大部分经典书法都有过临摹。但在这个系列中我想说的就是,后来的这种临摹是一个书法家创作过程中的方向和目的,而不是泛泛的临摹。一个书法家,在走上创作之路以后,总会有一个大约的发展方向或者审美方向,根据这个,才会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古代经典进行再度的取舍。对于这一点,我们对当代优秀的书法家十年、二十年的作品做一下比较和梳理,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变化的轨迹。
  
  很显然,陈海良在最近这两年开始对魏晋书法进行了再一次的挖掘与移植。这也是陈海良极聪明之处,而且也能够看得出陈海良深蕴书理。比如,前十几年的时候,中国书坛流行王铎风,尤其以河南为最密集,几乎成了中原书风的主干。但是,几年之后,王铎书风开始衰落了,为什么?不是王铎不好,是很多学王铎的只是围绕着王铎原地踏步,他们只看到了王铎的变形、缠绕甚至错以为王铎的扭动就是鼓努为力,孰不知王铎的“笔力可扛鼎”乃五百年来第一人?孰不知王铎就是从二王(主要是王献之和淳化阁贴)里面“拓而为大”来的?那么,如果学习明清行草书而没有对二王或者魏晋书法有过深刻的研究,只能是缘木求鱼或者刻舟求剑。我曾经跟一个王铎体大行草写得很好的书法家说过“如果你不研究二王,你会越写越紧、越写越小气”,最后真的被我言中了。为什么?王铎就是把二王(包括阁贴中的名臣书法)放大了,这里面就有一个结构和空间的问题,还有一个笔法的问题。不懂魏晋笔法,势必会让笔势不连绵、不连贯、不能连续发力。不懂结构,那只能是缠绕,最后把自己越勒越紧、结构缩成一团做狰狞状。
  
  那么,陈海良是深知这个道理的,他也知道溯源的重要性。于是,我见到了他一些魏晋书法的临摹作品。这件《远宦帖》就是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是五六年前的一件临摹之作,这件作品线条相对于原作略显得单细,可是其结构、总体面貌却很准确。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窥测到,陈海良在这个时候,其目的可能就是在寻找突破明清结构或者杨维桢结构的方式,很显然这件作品比原作在结构上更“扁”了一些。结构的“扁”(或者叫“宽”)或者“长”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唐以前的书法结构都“扁”,扁似乎让汉字书法更有“古意”,而宋以后的结构都“长”,所以就显得“不古”,这个有兴趣的可以去统计归纳一下。这样说来,陈海良非常懂得字理。他也非常会临帖,他一定是一个知道自己需要吃什么、怎么吃才更好的人。
  
  这件临作,其实也流露了他两个特点:一是用笔犀利,这也是他以后形成的个人风格特征之一。二是某些字在日后被应用到创作中并形成符号性笔法,比如“亦”字就在他一些小行草书中被多次应用切第二笔也被或用为他的一个“发力”方式。不知有人注意过没有?
  
  那么,我们从上面两件临作,来分析推理了陈海良的忠实于原作的“精准临摹”之后,不禁会想----他的“意临”作品又是什么样的呢?他有没有更多临摹魏晋书法的东西呢?
  

  



 




第八节:意临作品到底要“取”什么?

  一个懂得书法的书法家,是需要“意临”作品的,为什么要意临?意临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是借助某件古人书法作品的章法、文字结构、用笔、线形等元素,进行的带有临摹意味的创作“实验”。
  
  古人也曾经对于他们前代以及他们的“古人”做过很多类似的“意临”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铎。他有很多传世的意临作品,不仅把阁贴中的小手札意临放大成丈二条幅,而且还把线条用另外一种方法加粗、加进连绵的手法、把章法改装成另外的格式等等。。。吴昌硕也有实临《石鼓》和意临《石鼓》等范本。
  
  研究一个书法家,往往他们的临摹之作是最有研究价值的。通过实临,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理解古人技法的。比如,很多传世经典作品是“刻本”,而“刻本”往往隐藏和掩盖了很多“墨迹本”中的细节和技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他们会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理解,把那些近乎“湮没”的细节发现并表现出来,让我们通过他们来透视古人。
  
  如果实临是书法家对古人书法的理解、继承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的话,那么,意临则是他们把审美、思想和创造力融进古代经典中的一个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也最能窥测到一个书法家风格的形成过程、他的审美趋向、如何改造和取舍古代经典技法和精神的诸多因素。所以,对一个书法家意临作品的研究,我们就可以以古代作品为参照物,找出他对于参照物是如何进行取舍的。
  
  我深深觉得,不是不能向当代书法家学习。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呢?这个才是落脚点和关键的问题。仅仅学习他们的结构、线条这些笔墨之类的技术?抑或是学习他们的某件作品?不!我觉得,向当代书法家学习的核心就是----学习他们是如何继承、拆解古人的经典书法的方法和思维!
  
  我搜集了很多陈海良这两年临摹《阁贴》的作品,严格地说,这些都是“意临”之作。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帖的面貌,但是通过仔细的分析,他还是做了很大的“取”、“舍”。
  
  比如陈海良这件意临阁贴作品,其实他是把《近得贴》和《一日一起贴》放在了一起,这可能是出于章法的需要,把一个平尺纸张分成了两部分正文----一部分5行,一部分3行,这样就避免了一块正文的平淡。原作(如图)写的比较温和、线条比较厚实、结构比较平稳。而陈海良意临中,把字的结构开始做了略微的倾斜和摇动,这种做法也正是他基于对明清大字草书的追求,所以他在临作中也尝试摇摆字形,这或许就是与陈忠康那种魏晋格调的不同------陈海良要的是摆动、奇肆、动感!这也是他未来大草书的追求方向。
  
  原作因为是“刻本”,线条边缘比较“圆”,但陈海良的意临,显然就表现了“墨迹手写”的清晰、犀利的线条边缘,这也是他心性使然------蓬勃的朝气和力量感,大草书要得就是张扬,他的笔底必然就会不时的流露迅捷的力量和强度。这也是他对魏晋书法的一种属于自己的理解------线条硬朗、挺拔、起收笔痕迹清晰有力。
  
  还有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强化了章法中的几个“点”------“永兴”、“不具羲之报”、“吾昨”、“一起腹”等,使之线条粗壮,打破了整体章法中线条均匀,让章法出现了节奏和跳跃感。这种手法,其实是从杨维桢书法中借用来的“等粗”手法。另外,他对于“一起腹”三个字(组合)的强化,也是他对于今后大字乃至小字草书连绵技术的试验和强调。对于这种连绵技术,他在2011--2012年的小字作品中被大量运用,这也是把大字草书技术在小字草书中的移植,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有图例。
  
  以上是对陈海良近期意临作品中一件作品的分析,接下来我们还会做这样的分析,敬请留意!
  

  




 



第九节:技术很重要

  有人跟我私下反映说,最近这几章节写的过于严肃、“学术”了,看得有点累心、通篇节奏也太紧张了。那么,这一章节咱就放松一下,说点别的。
  
  如图这几张图片,是2007年8月假“太湖书女”展览在常州举行的时候,我在陈海良工作室拍的。这一堆一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都是大字草书作品。后来得知,这些废品都是海良为了九届国展投稿作品写废了的。那时候,陈海良刚刚获得了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这个奖项可以说是一个书法家在国展运动生涯中的最高峰了,而海良为了准备一件国展作品,据悉居然写废了好几刀尺八屏的宣纸。通过这件事至少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一是对创作严谨的态度,尽管已经挟兰亭一等奖但依然要用最好的作品去角逐,不仅是挑战全国高手们,也是挑战和超越自我。
  
  二是大草书创作很难,成活率很低,写几百张都很难出来一件精品。所以,陈海良的书法市场中,他的大字草书一点不比小字价格低,甚至还要高。很多人不理解,一般情况下价格高的作品都是小字、做工多的。但我们知道了一种书体的创作难度和废品率之后,就会明白,真正的艺术品跟工作量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并不是精雕细琢的都是精品。艺术品和工艺品两回事。
  
  陈海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书法家,一般会认为,字数很多的小字市场价格比较高,大家也非常认可。但是相比较大草而言,陈海良说他写小字非常快,吃着苹果都能写。曾经有朋友说,陈海良一边跟他聊着天一边写小手卷。当我们仔细看他的小字行草书的时候,也没有因为他书写速度快、没有因为边写边聊天而粗糙。
  
  这说明什么呢?



上面这个四条屏,就是为九届国展准备的



第十节:速度很快

  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
  
  有的书法家当众写字很紧张,满头是汗,浑身紧张,俩手哆嗦,本来很熟悉的词儿都会忘了;有的书法家喜欢一边聊天一边写字,王厚祥似乎就是这样;有的书法家属于“人来疯”,人越多叫好的越多写得越精彩,曾翔就是;有的书法家喜欢喝点酒才有激情,前些年张旭光先生就是,经常是一边写字一边喝酒,或者酒至半醺才精彩,时有作品醒后不可复得;
  
  那么陈海良作小字行草书的时候,可能就是通过同时吃点零食、聊聊天等来分散他的注意力。这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能就是让他心境游于技法之外,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写字而写字,如此技法可能就被弱化了,而手松了,才会写的淋漓痛快、无意于佳乃佳了。单纯的渴求于一笔一划的得失,显然对于陈海良这样的书法家是没有必要的,否则满纸只见技术不见情境。这样说明了,陈海良小字行草书技术的娴熟达到了忘我的程度,所以他说“我写小字几乎写一张成功一张!”无独有偶的是,龙开胜也这么跟我说过,他说“有谁知道咱背后下了多少苦功!”
  
  海良写字速度很快,有人觉得书法应该是比较慢的书写,也觉得那么写会力透纸背。其实,力透纸背又跟力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真是这样的话,举重运动员都是书法家了!龙开胜也跟我说过“我写一边兰亭序也就40左右分钟。”速度,跟写得好没有必然的关系,不会写字的人,你给他一天的时间,他也写不好一张字。一个书法家,技术很重要,不过技术关,别的都瞎扯。可是,当代那么多书法家,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技术过关呢?我看不会超过5%(当然这是我一拍脑门说出来的数据)。
  
  听别人说,在一次笔会上,很多高手都想看看陈海良写字,尤其是有俩写大草的书法家也想看,陈海良怕他们把独门秘诀学走(某书法家曾经跟我说:“我坚决不拍视频,因为书法就这么两下子,别人一看就会”),他趁别人去卫生间的时候,抄起笔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我这形容有点像评书了,抱歉!)写完了一张字。
  
  可能大家会很奇怪----陈海良有啥独门秘诀呢?下一个章节我用图片来给大家解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