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展厅 >>静水流深——李逸峰书作展(网络版)
详细内容

静水流深——李逸峰书作展(网络版)

 

四、逸峰书论选
1、

 

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及对策

李逸峰

摘  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正逐步形成共识,但书法课程要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还面临诸多问题。本文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书法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够,师资短缺问题突出,教材编写缺少论证、选用缺少指导,课程标准亟待建立,以及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亟待加强。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并对中小学书法教育寄予期望。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对策

20世纪末期,人类进入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随着高新科技飞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日常化、大众化,汉字书写日益为敲击键盘所代替,书法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2010 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贯彻纲要精神,2011 年 8 月2日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普通高中在语文等相应课程中设置与书法有关的选修课程。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2012年初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也强调了对书写的要求,明确提出,小学1-6年级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字。2013年125教育部又下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对该课程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教育主管部门的“组合拳”预示着书法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然而,实际情况并非预期的乐观,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应对。

一、中小学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

书法教育要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并非几道行政命令所能一步到位全部解决。面临的问题不少,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书法课程开设的意义认识不够,二是师资短缺问题突出,三是教材编写缺少论证、选用缺少指导,四是课程标准亟待建立,五是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亟待加强。以下将分述之。

(一) 人们对书法课程开设的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书法课程的开设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培养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表意为主的文字类型,其构造与使用体现

了先民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与文化心理,汉字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子,只有通过识字、写字、用字才有可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奥妙。只有通过对汉字书写的深入体验,加深对汉字构造的理解,对思维方式与文化心理的理解,才能建立起亲近汉字文化的特殊情感。如果没有这种体验和理解,面对汉字与英文、法文将会是同样的感觉,仅仅觉得都是文字而已,当我们的下一代不能对汉字文化产生民族自尊、自信与亲近的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乃至国家的文化安全将会出现危机。

书法教育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国民素质与修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作为以汉字书写为基础的书法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主要是靠汉字书写记录的历史。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强调汉字的认知、书写与使用对于民族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

书法课程应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同时是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识字与写字”是“新课标”的学段目标内容之一,新课标指出,写字要求“按笔顺规则”,“注意间架结构”,“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些目标如有书法课程配合,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目标的实现,完全可以借助书法课程优势。也就是说,书法课程应在汉字书写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熏陶。汉字形体之美通过书写得以有效实现,在书写过程中还能体会到创造美的成就感。书法作为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艺术,不仅培养了中国人对于形式感的审美经验甚至连笔顺有序、字形端正、中规入矩等法则也贯彻于汉字书写教育与伦理精神的传承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将汉字书写上升成为一门艺术,在艺术的学习、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领会祖先在汉字构造与书写中遵循的传统哲学精神,比如阴阳向背、虚实迟疾、黑白浓淡、揖让关联等等关系中所体现的中和思想与文化心理。我们不必勉强赋予书法课程以太多功能,但书法文化中蕴含的应有之义需要加以挖掘与弘扬,树立文化自信很有必要。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拥有话语霸权,我国一直笼罩着文化自卑的阴影。随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开始复兴,理应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文化的继承人与创造者。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其宗旨在于提高全民族汉字书写水平,传承汉字书写文化传统,这是国民素质教育、民族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倡导中华文化复兴的语境下,正确认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二) 书法师资短缺是课程开设面临的主要障碍

就在国家教育部下发《意见》后的一个月,2011年9月5日,《中国文化报》

记者撰文指出,北京市西城区福绥境小学每周都有书法课,但学校没有专职书法教师。湖北黄冈中学没有专职书法教师,书法课程多由语文教师兼任,但有几位比较擅长书法的教师可对学生做些指导另外,学校还会通过电视教学等开展书法专题指导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一位老师称,学校对教师硬笔书法水平有要求,学生中也有书法兴趣小组,但没有专职书法教师……记者随机调查了十几所学校,没有找到一位专职书法教师。一些打工子弟学校、条件较差的私立学校,则更少有这方面的考虑。

一门课程的开设,首先必须保证师资队伍的配备。从目前来看,全国普遍缺少书法师资。这一实际情况严重制约了书法课程的有效开设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中小学书法师资来源有三:一部分由学校原有语文或者美术老师兼任,一部分邀请从事书法工作或者有书法特长的社会人士承担,只有极少部分是具有书法教学资质的专业教师。前二者在书法教学中,通常会出现两个弊端,一是,语文或者美术教师往往从自己原有课堂的角度进行教学,要么变成语文课的一部分,或者直接叫写字课,要么打着“书画同源”的名号,将书法课上成了美术课;另一种情况是,书法界的非专业教学人员一般不懂教育学与心理学,其个人学力与师德修养得不到保证,就连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也难以达到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要求,在书法文化熏陶与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这些弊端无疑会影响书法课程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势必导致书法课程地位的下降,最终被边缘化,乃至名存实亡。从目前书法师资的培养情况来看,要在短时间内为中小学配备足够的合格师资显然不现实。

(三)教材编写缺少论证,选用缺少指导

书法课程开设过程中,教材问题也不可忽视。一是当前书法教材编写处于无序状态,缺少深入调研与有效论证。二是教学单位在教材选择与使用方面缺少有效指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意识淡薄。

书法教材的编写并非近年来兴起的现象,据初步统计,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各类书法教材不下数百种,大至成套的教学丛书,小至单行的临摹字帖,硬笔毛笔,大字小楷,名目繁多,鱼龙混杂。自去年教育部要求将书法教育列为必修课以后,适合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专门书法教材的编写就提上了日程。目前,从事书法教育的机构与个人,纷纷与各种出版机构联手,开始教材的编写与制作。这些编写团队中,既有从事书法教育的专家、学者主持或参与的“正规军”,也有一些出版机构和个人看中了书法教材教辅潜在市场,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据笔者调查,现在市场已经推出少数几种中小学书法教材,其中不乏由专家领衔的团队编写的教材,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一、教材编写的目的不够清晰。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果将教材编写成书法专业教学用书就不合适。二、教材体系不完整。从纵向看,从小学到中学的各学段应该构架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从横向看,教学内容除了以汉字书写为中心之外,教材还需要涉及哪些书法文化内容,缺少必要的论证。三、书法教材不能与语文学习配套。书法教材编写与使用如何与语文教学形成良性互动,需要论证。四、教材编写脱离教学实际。因为缺少深入调研,对中小学教学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心理不够了解,教材编写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训练方式的安排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不能切合学生实际。

正因如此,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学单位难以选用优质的教材资源,无法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任务,各学段之间难以建立有效的教学梯次与框架,师生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不能遵照教材安排进行有效教学与合理评价,甚至没有教材观念,随心所欲,缺少规范。加之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课程包(多媒体课件)等等都还处于建设与开发中,教材使用与课程运行遇到的问题可以想见。

(四)书法课程标准亟待建立

《指导纲要》参照语文等其他课程标准,对书法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与要求进行了规定,初具书法课程标准规模。这一纲要的出台,对于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设具有指导作用。但与语文等发展成熟的学科不同的是,书法课程作为新生儿,在教学队伍建设、学科体系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即使我们的“理念”很好,“目标”也很明确,“内容”也很具体,也提出了符合书法教育规律的实施建议和要求,但因为种种“空白”的问题,这些“理念”能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目标能否完全达到,教学内容能否保质完成,实施建议和要求是否符合当前书法教育的实际,等等。当然,这只是一个“指导性”的纲要,尚未成为正式“课标”。如果作为一个“标准”,就要求全体通过努力,都能达到,才真正具有指导意义和参照作用。据笔者调查,因为缺乏经过专业训练的书法教师,《指导纲要》中“书法教育总体目标与内容”很难完全实现。担任书法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在其自身中小学与大学阶段,尚未完全掌握汉字书写“基本技法”,“书写能力”十分有限,甚至也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现在因为书法教学的需要,赶鸭子上架,当然是难以完成相关的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一般认为,实际运行的课程可以分为:学者的理想课程,行政的官方课程,学校的校方课程,教师的所教课程,学习者的所学课程和所得课程。如果我们的书法课程仅仅停留在学者的理想课程,行政的官方课程,而不能落实到校方课程,那么,学生是无法完成所学课程与所得课程,获得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的。

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贯彻《指导纲要》,如何建立符合当前书法教育现状的课程标准,是书法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五)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亟待加强

书法教育到底如何入手,如何深入,书法课程与教学活动如何有效计划并付诸组织、实施、评价,都是当前书法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小学书法“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是书法教育本身研究的主体内容。课程实践在规划“教学内容”的同时规划着“教学方法”,接着将其投入实际运行而进行教学实践,随之进行课程和教学的评价,课程及其研究与教学及其研究密不可分。自古以来,书法并未作为一门课程进行专门的研究,尽管有唐代欧阳询《楷书间架三十六法》、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教材,近几十年来,这类书法教学指导书籍出版不少,也代代心手相授,但仅仅对于书法练习方法、练习内容、学习经验进行了部分探讨,而远未涉及课堂教学方案、计划,教学过程的策划、实施。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奥利瓦认为课程是方案、计划、内容和学习经验,教学是方法、教授活动、实施和描述。英国教育家麦克唐纳德把课程看作是活动计划,而把教学看做是计划的运用。什么是书法课程,书法教育如何开展,书法教学如何评价,书法课如何处理好与语文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如何利用其他课程进行书法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书法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着手研究的课题。中小学书法教育只有建立起书法基础教育的理论体系,才能称其为一门完备的学科;只有用书法基础教育理论作指导,中小学书法教育才能真正普及、推广、完善和提高。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最终会走向盲目。

当然,除以上几方面问题之外,其他诸如教学场地、图书、课件等硬件设施等也一时难以满足,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中小学书法课程的开设与书法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当前问题之对策

尽管中小学书法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但只要全社会能够从国民素质的培养与中华文化的传承,甚至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认识汉字书写文化与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相信能逐步改善该课程的“生态环境”,让书法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 加大书法师资培养力度

《指导纲要》指出,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

师队伍。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师范院校要重视培养师范生的书法教育能力。学校要充分发挥本校优秀书法教师的专长,指导和引领学校全体教师提高书写水平,为整体提高学校书法教育教学水平创设条件。并要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学校还可以聘请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有书法专长的家长等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在此,《指导纲要》针对师资现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但从长远考虑,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做好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一是要明确书法教师岗位的设置,在中小学教师系列给予书法教育工作者以独立的身份。语文教师无疑是写字教学的骨干之一,识字写字本身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但书法既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就应有相应的专业师资。二是发挥高校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目前全国有书法本、专科教学点近80个,硕士点40余个,博士点10个左右。培养模式主要分两种,分别是艺术类院校培养和综合型、师范类院校培养。艺术类院校把书法作为艺术学科,注重书法的艺术性教学,综合型或师范类院校着眼点更广,注重书法的文化性教学。根据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综合型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应该加快书法教育专业的建设,培养能满足中小学书法教学需要的书法师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少数几所高校书法专业开设教育方向外,大多数院校书法教育方向空缺。三是发挥课程专家在师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奥利瓦曾指出:“课程专家先在我们称之为课程—教学连续统一体中的课程领域起作用,继而在教学领域起作用。”课程专家包括有关的课程行政工作者和决策者以及课程、教材编制者。在课程研制过程中,不仅需要他们规划出计划文件性的课程、教材,而且为了使之在课堂上有效运行,他们还需深入学校与课堂,担负起为教师提供指导的责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处理好课程和教学的实施问题,处理好课程和教学的评价问题,从而被赋予课程实施者即教师的角色。所以,书法课程专家可以在教师能力培养、教材使用培训、课堂教学指导等方面发挥其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 尽快编写出符合书法课程特点与教学规律的教材,并及时做好选用工

教材编写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基础薄弱、经验缺乏的情况下,书法教材

的编写面临诸多困难。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学生教材和教师用书必须依照语文新课标及相关课程标准和本纲要的有关要求,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要体现书法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阶段性和规范性。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编写教材内容,并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书法文化和书法欣赏等方面为书法教师提供典范资料和方法指导。这就需要合格的书法教材编写团队,尽快编写出容量适当,难易适度,体系合理,符合中小学书法课程特点与教学规律的优质教材。

在教材编写与选用方面,应充分发挥教研员与一线教师的作用,分辨良莠。

在教材使用阶段,教师无疑是主要参与者。即使在课程规划阶段,教师也是直接或间接的参加者。每位教师的备课,实质就是在学校情景中班级层次上的课程规划。“显然,在课程研制过程中,教师被赋予了课程研制者角色,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也就成为课程规划、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的主体。他们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加以选择和使用,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与安排。因此,在教材选用过程中,除了课程专家要对教师进行教材使用培训之外,作为教材的编写团队应及时听取来自教学一线的反馈信息,以便对下一轮的教材修订积累经验。 

(三) 启动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尽快出台书法课程标准

书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是建立在书法课程得以正常开设、相关教研工作正常

开展的基础上的。根据《意见》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安排教研人员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书法课程能否进入各级教研部门的视野,能否成为教研工作的内容,能否作为教研工作的考核对象,书法教研成果能否获得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地位,等等,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书法课程标准的出台,则要充分考虑当前书法教育的“生态环境”,在《指

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进一步论证,使之能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以贯彻执行。

另外,普遍存在的硬件设施短缺等问题,尽管一时难以解决,但只要引起重

视,付诸行动,逐步改善与解决,是值得期许的。

三、结语

书法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官方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六艺”之学,其中就包含了汉字的认知和书写。汉代更是开了“以书取仕”的先河,出现了从语言文字教育中独立出来的书法教育体系。科举制度对书法有着特殊的要求,使书法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而备受推崇,这种对书法教育的重视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诚然,传统环境下的书法教育业已成为历史,但不必悲观,汉字文化保持着五千年历史不断,书法艺术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国民素质的提升,需要书法文化的浸染,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书法教育的支撑。新的时期,传承、弘扬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书法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共识,中小学书法教育一定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