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培频道 >> 教育动态 >>陈振濂跨界演讲:《高科技社会的未来和艺术的未来》
详细内容

陈振濂跨界演讲:《高科技社会的未来和艺术的未来》

《未来的温度》跨界演讲大会

2018年6月2日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A馆



演讲:《高科技社会的未来和艺术的未来》

陈振濂


本次跨界大会的主题是“未来的温度”,这个标题,好像是对我们艺术人文讲的,而不主要是对人工智能专家讲的。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当然代表“未来”,但未来要讲“温度”,是高温?是冰点?还是适合的温度?这就牵涉到艺术、人文、历史和价值观了

人类在机器化

机器在人类化


一,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历史:

语言-文字-印刷术-电子传播-互联网-人工智能,今后还会有可以聊天、约会、恋爱、结婚的机器人


二,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

科技一一“真”,逻辑性:体系性

艺术一一“美”,发散力:创造力


三,人工智能系统的智和能:

1 智:知识与逻辑

2 能:能力生长

一一但别忘了还有艺术系统

3 情:情感

4 理:伦理

一一人工智能目前达不到的生物学界面

天才、直觉、灵感、顿悟


四,“智”与“能”的世界:

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住宅/智慧法院/机器人写新闻稿、写小说、做格律诗/复制伦勃朗数据创作新油画、复制巴赫贝多芬数据创作新乐曲/戏剧、动漫凡是可以计算的,都将为人工智能所取代


五,“非人工智能”一一一“人”之不可预设和反逻辑:

1 “聪明”选择和价值观坚守

2 超越趋利避害

3 非计算

4 独立意志,动机、态度而不是功利结果


六,人工智能与艺术:

1 人机交互/生物医学/视觉图形识别方式/神经元理论:

{常态}归纳分析和重组:感知、记忆、判断、应对

{非常态}1情绪管理:喜怒哀乐

2 心理学:嫉妒、郁闷、寂寞、“利比多”


七,今天高科技社会的新构成:

1 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

2 数据作为自然资源

3 计算作为公共服务


有“温度”的价值观选择与判断:

1{社会进步的动力}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大数据:趋利避害/两害相权取其轻一一聪明度

2{传统根基的坚守}艺术和人文

不计利害/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一信仰信念的底线



陈振濂提到,前不久,浙江大学开了一个关于科技与艺术的研讨会,有脑神经专家从生物医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以数理形式分析了大脑结构、元神经学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通过这种分析,人们期望能够掌握凡·高、毕加索和徐渭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奥秘。


“科学家解释艺术之时,我们这些艺术家完全插不上话,这件事情让我对人工智能的原有认识产生了动摇。"陈振濂说。


“今后人类在艺术领域唯一能够抗衡人工智能的,不是知识和智慧,而是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具有无限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一般平庸的艺术过程且不论,天才灵光一现情感喷涌的能力,人工智能还无法通过即使超高密度的计算来实现。"陈振濂说。


陈振濂说,坚持传统艺术教育,其实也是加强人类情感,它能帮助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保留人类的竞争力,保留华夏民族在文化基因上的独特性。“艺术家要张开双臂迎接高科技时代,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为自己,为人类,留一方精神绿洲,穷其一生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书法大家陈振濂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科技、艺术和未来的关系。


“几乎所有艺术门类都会关注现实,只有书法例外;传统书法只写唐诗宋词、李白杜甫,书法家们缺少主动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相对接的意识,导致书法虽然普及面很广,却始终很小众,局限于较小的精神世界。"作为第一批书法研究生,师从沙孟海、陆维钊等泰斗的书法大家,陈振濂一直在思考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2012年夏天,陈振濂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书法创作——民生书法,每幅作品的内容不再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类的古文,而是直击时事与民生。陈振濂有严格的创作标准,坚决不涉及自己不了解的话题,不讲廉价空泛的奉承话,不提供负能量,只记录有价值的东西,在记录中思考。正是由于对时代的深入体察与思考,让陈振濂拥有了远远超越传统艺术家的视野。于是,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高科技术语由他说出来时,你不仅不觉得与他的艺术家身份有什么违和,反而会感到很自然。而陈振濂对于科技也远不止了解这么简单,他思考得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