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杂谈 >> 杂谈 >>挥洒真我 极物之妙——徐渭《四时花卉图》轴赏
详细内容

挥洒真我 极物之妙——徐渭《四时花卉图》轴赏

时间:2018-12-07   作者:王振友  【转载】   

中国文人书画,以传情达意为其核心。而欲明了文人书画,则须明了文人之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国文人往往以自由出入儒释道三家为能,以修齐治平为务。自隋朝大业三年始,兴开科取士,为各阶层的文人开通了建功扬名的捷径。然而即便如此,不得志之大才情者仍代不乏人,洽如杜甫之叹:“文章憎命达”,于是他们大多寄情于诗文书画,在才情的挥洒自如中求得瞬间的心灵释放与情感宣泄。我国古代文人这种特殊精神的表达方式,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交相辉映。于绘画一门,大写意风格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绢素,足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作者的修养、才学与人生况味。其高妙者诚乃皇冠上之明珠,可遇而不可求。

披览历代名家扛鼎之作,徐渭的《四时花卉图》轴,一见倾心,挥之不去。

挥洒真我 极物之妙——徐渭《四时花卉图》轴赏析

徐渭(1521-1593年)

徐渭(1521-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聪慧,文思敏捷,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开创了“泼墨大写意”之宗风,泽被后世。书,善行草,自成风格;能操琴,谙音律,擅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然而一生际遇坎坷,志在功名却屡试不第,不得已而厕身幕府,虽建有功业却因靠山失势而受株连入狱,出狱后于贫病交加间去世。可谓“落魄人间”。即便如此,他仍然著作宏丰、成就超然。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挥洒真我 极物之妙——徐渭《四时花卉图》轴赏析

徐渭《四时花卉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四时花卉图》轴,横81cm,纵144.7cm,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作品纯以水墨表现了四时花卉之特点并巧妙地融为一体。画幅上以沉郁顿挫的行楷题诗一首:“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将杂四时。莫道画图差两笔,近来天道教差池。”该件作品妙在全面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的诗文书画与思想之全面修养。

挥洒真我 极物之妙——徐渭《四时花卉图》轴赏析

徐渭《草书春园细雨七律诗轴》 209.8×6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的书法风格形成,与明朝中、晚期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巨大变迁相吻合,更与其心性相关。徐渭深受王龙溪哲学影响,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谓任心之自然流行,以无挂碍的“真我”为最高真实。故而开宗明义地说:“非特字也,世间诸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铢而较,寸而合,岂真我面目哉?”此可谓徐渭艺术之心源所在。

挥洒真我 极物之妙——徐渭《四时花卉图》轴赏析

徐渭《四时花卉图》轴 局部

在该幅作品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徐渭大师所特有的才华、气质与人生况味。画中气势纵横奔放,无论是以变化多端的线条强其质的各类花卉,还是以墨色的变化不拘所展现的蕉叶与嶙峋怪石,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

挥洒真我 极物之妙——徐渭《四时花卉图》轴赏析

徐渭《四时花卉图》轴 局部

他融劲健的书法用笔于画中,极尽其妙又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运用勾、点、泼、皴、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春兰之幽静、牡丹之雍容、芙蓉之矜贵、箭竹之萧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洁、芭蕉之茂壮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四面破壁的构图取势,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见。该画幅中丰富的行笔轨迹,将墨之浓淡、笔之徐疾,构图之疏密各异,无不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振笔疾书的即兴性和不可重复性,呈现出中国绘画中最为强烈的泼墨大写意精神。正如张岱所言:“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白石老人说:”青藤(徐渭)雪个(朱耷)远凡胎”似乎一语说断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的品位指向,此神仙之姿确实未曾再见。是笔墨功夫的打磨吗,是颠沛流离的人生吗?答案是否定的,而是中国文人内求外应的血脉断了香火。所以,齐白石才甘愿为其门下狗,以求登堂入室、升仙得道。只是白石老人自己终身未得偿大愿,亦是无可奈何之事。然更可惜者,在于他这拼力一呼,知其苦心者甚少,多数人都当作故事来读了,然后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