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杂谈 >> 杂谈 >>身份、风格与文本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展作者作品概观
详细内容

身份、风格与文本 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展作者作品概观

时间:2018-11-30   作者:于有东  【转载】   

     

2018年6月25日至28日,历时四天的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展评审工作在郑州大学圆满结束。这是继1981年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展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又一次纯以大学生(意指在大学就读的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征稿对象的高规格、 专业化、全国性展览。37年过去,弹诣一挥间!37年前的那次大展.是改革井放之后、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初举办的首次大学生书法篆刻大赛,担任评委的是启功、赵朴初、舒同、费新我、商承祚、萧娴、沈廷毅等老一辈书法名家,发现井成就了一批书法精英,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书坛的中流砥柱;37年后的这次大赛.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和评审机制渐趋高度成熟阶段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大赛,经评审会严格评审,共有202位作者人选。这是一种別具意义的“届展”,人们也许会好奇于“37年”的间隔时间,中国书协也将合理、有序地主办第三、第四乃至若干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展,但问题的焦点显然不在于此。37年来,中国书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于大学生这一代表未来、代表希望的特殊群体身上,是怎样一种具体呈现?这是本文讨论的重心。

一、书者身份     

1981年,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仅有浙江美术学院,因此,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篆刻展投稿作者绝大多数都是“非书法专业”学生,仅以部分一等奖获得者为例,当时的曹宝麟先生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白谦慎先生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生,包俊宜先生为贵州大学历史系本科生,鲍贤伦先生为贵州大学中文系本科生。文史类专业学生是获奖主体,当是不用争辩的事实。    

2018年的当下,高校书法生态与37年前有着本质的不同。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共收到投稿作品5024件(含重复作者),最终人选作者202位。我们对这202位作者分学历层次,按“专业与非专业”统计如下:

书法专业本、专科生

非书法专业本、专科生

书法专业

硕士生

非书法专业

硕士生

书法专业

博士生

非书法学院

博士生

95

26

63

13

3

2

上表数据显示,书法专业学生入展数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共计161人,占所有入展作者的79.7 %。数据的背后,我们调查发现,非书法专业本、专科生(以本科生为主)入选作者所学专业有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机、工艺美术、建筑、临床医学、语文教育、视觉传达、自动化、行政管理、生物、学前教育、法律、汉语言文学、法学、绘画、土木工程、物流管理等;非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选作者所学专业有艺术设计、国画、伦理学、经济法、汉语言文学、农业推广、工商管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等;非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入选作者所学专业有日语口 译和艺术学理论。

现象的呈现必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书法篆刻专业学生在大学生书法篆刻展览中的“主体地位”的确定,与37年来高等书法篆刻教育密不可分。

2015年为节点,据倪文东教授及他的研究团队调査统计:

全国招收书法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99所,设六个培养方向,分别是:书法学,绘画(中国书画、书法),设计(书法方向),美术学(书法、书法与篆刻、书法教育、书法产业、书法鉴定与投资、中国书画、书法与设计、篆刻、中国书画鉴赏),汉语言文学(书法方向),视觉传达(书法)。招生数量差别大,最少的一年招4人,最多的一年招120人,每年全国书法专业本科生招生人数在3000人左右。

全国招收书法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75所,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在5个学科(书法学、美术学、艺术学、中国古典文学、设计学、美学)设50个方向(书法史论、书法文献、书法创作、碑帖学等)招生。

全国招收书法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的院校有20所,在9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历史文献学、文艺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艺术设计学、传播学)设20个研究方向(书法文化、书画比较研究、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文献学等)招生。

以上数据随着书法学专业的确立和发展,近几年又有明显变化。最新统计显示,全国招收书法本科的院校有102所,专科9所,停招本、专科院校41所;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的院校78所,博士生11所。

综合看来,招收书法本科专业的院校有美术•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院校、理工院校等四类。书法专业院校遍布全国59个省、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地级或县级市。全国除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外,书法专业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收书法研究生的院校大部分设在美术学院(美术系)、艺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少数设在中国画系、文学院(中文系)、人文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为更好地佐证以上数据和分析,针对这次大学生书法篆刻展,我们做了以下两个抽样统计。

抽样统计(一):

各高校投稿、入选数据表

(选取90所高校,按投稿数量排序,不分学历层次) 

所在省(市、行政区、国家)-学校

投稿量

入展人数

1.河北:河北美术学院

462

28

2.陕西:西安工业大学

168

5

3.浙江:中国美术学院

134

11

4.湖南:长沙师范学院

131


5.山东:齐鲁理工学院

95

2

6.贵州:贵州民族大学

84

6

7.河南:郑州大学

83

4

8.山西:太原师范学院

76

4

9.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74

3

10.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

73

4

11.广西:广西艺术学院

65

5

12.海南:海南师范大学

63

2

13.江西:赣南高等师范专科学院

59

1

14.湖北:湖北美术学院

58

1

15.浙江: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53

1

16.辽宁:渤海大学

53

6

17.江苏:南京艺术学院

52

4

18.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50

2

19.广西:广西师范学院

48

3

20.河南:河南大学

48

2

21.重庆:四川美术学院

45

2

22.湖南: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44

3

23.四川:四川大学

43

2

24.河南:淮阳师范学院

41


25.福建:泉州师范学院

40

1

26.山东:山东艺术学院

39

2

27.陕西:西安交通大学

38

4

28.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37

4

29.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37

2

30.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37

1

31.吉林:吉林艺术学院

35

1

32.浙江:杭州师范大学

31


33.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30

3

34.河北:河北大学

30

2

35.陕西:西安美术学院

30

1

36.天津:天津美术学院

30


37.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30

1

38.江苏:南京师范大学

28


39.云南:云南师范大学

28


40.广东:广州大学

25


41.广东:暨南大学

25

2

42.山东:临沂大学

25

1

43.云南:云南艺术学院

24

1

44.北京:北京人文大学

23

3

45.湖北:湖北师范大学

23

1

46.湖南:中南大学

22

3

47.广东:广州美术学院

21


48.江西:上饶师范学院

19

1

49.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18


50.安徽:宿州学院

17

3

51.北京:中央财经大学

17


52.江西:宜春学院

17


53.山东:聊城大学

17

1

54.重庆:西南大学

17

1

55.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16


56.辽宁:鲁迅美术学院

16


57.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16

2

58.安徽:安徽师范大学

13

1

59.吉林:吉林大学

12

1

6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11

2

61.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11

2

62.江苏:东南大学

11

1

63.浙江:浙江大学

11

1

64.江苏:南京大学

10

3

65.江苏:苏州大学

10


66.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8


67.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8


68.重庆:重庆大学

8


69.广东:中山大学

7


70.天津:天津大学

7


71.福建:厦门大学

5

1

72.上海:上海大学

5


73.上海:同济大学

5

1

74.北京:北京大学

4

1

75.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4


76.江西:江西师范大学

4

1

77.辽宁:东北大学

4


78.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4


79.湖北:武汉大学

4


80.天津:南开大学

3


81.上海:复旦大学

3


82.云南:云南大学

3


83.北京:清华大学

2


84.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


85.甘肃:兰州大学

2

1

86.广东:深圳大学

2


87.台湾:台湾明道大学

2

1

88.澳门:澳门城市大学

1


89.香港:中国美术研究院

1


90.法国:法国里昂高等商学院

1


抽样统计(二):

进入终评的26件篆刻作品作者身份

学校

专业(或院、所)

年级件数

入选总量

1.中国美院

书法与篆刻

成教1,大二1,

大三2,大四1,研三1

6

2.中央美院

书法与篆刻

博三1

1

3.四川美院

书法与篆刻

大三1

1

 

4.湖北美院

书法与篆刻

研三1

1

5.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

大二1

1

6.吉林大学

古籍所

一1

1

7.河北美院

书法与篆刻

大五1

1

8.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自动化

大二1

1

9.东南大学

书法与篆刻

硕士研究生1

1

10.江西师范大学

书法与篆刻

研二1

1

11.浙江农业大学

林业

研三1

1

12.重庆邮电大学

编导

大三1

1

13.广西师范大学

书法与篆刻

大四1

1

14.贵州民族大学

书法与篆刻

大四1

1

15.哈尔滨师范大学

书法与篆刻

1

1

16.佳木斯大学

油画

大四1

1

17.西藏民族大学

法学

大二1

1

18.北华大学

书法与篆刻

研三1

1

19.山东艺术学院

书法与篆刻

大四1,研一 1

2


二、风格与文本

本次大赛评审之初,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是所有来稿作品几无一件“江湖”作,与以往各类面向全国作者征稿的书法篆刻展相比,水平之整齐,可谓前所未有。

按照中国书协展览部现行的评审模式,我们对各环节评选出的作品做如下统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篆刻

合计

第一轮评审

分组“海选”)

149

317

167

25

658

交叉互查后

164

329

175

26

694

现场看(一)

(每组自査后)

139

288

166

26

619

 

现场看(二)

集体审査后)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草书

篆刻

合计

59

86

125

279

26

575

 

终评投票后


≥6

≥7

≥8

≥9

≥10

≥11









302

203

140

75

29

7

2

 

集体审读并对疑作品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草书

篆刻

合计

13

 

23

32

112

23

203

统计至此,我们似乎只涉及到“风格”中的“字体”问题。本文所指的“风格”,还包括“字形大小”“取法对象”“幅式”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书法经典的体认知的水平和借助笔抒发性情的书写形态。

  如果说最终的202件作品是优中选优的结果,代表的是当前大学生的书法篆刻作髙度;那么,初评作品则更具有普遍意义。基于此,我们对初选作品按字体(书体)分类统计如下。 

初选书法作品统计表按书体分类)

单位:件


篆书

23• 40 7

隶书

23  65  10

楷书

35  77  33

行草

75  140  96

手卷

册页

合计


大篆

二李

汉篆

清篆

汉碑

简帛

清隶

小楷

魏碑

唐楷

其它

大字

章草

其它

4

7

3

9

16

1

6

17

7

8

3

24

1

50

8

164

15

13

2

10

42

13

10

17

35

17

8

14

7

119

7

329

1

3

0

3

7

2

1

16

12

3

2

19

7

69

29

175

20

23

5

22

65

16

17

50

54

28

13

57

15

238


668

70

98

145

311

44

结语:

多年来,以展览为契机,中国书协形成了一条16字方针:植根传统,艺文兼备,鼓励创新,多样包容。简练的16个字,明确了书写实践取法的方向——植根传统,书法文化传承的模式——艺文兼备,书法艺术的时代风貌——源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书写形态的接纳范畴——多样包容。从这次全国大学生书法篆刻展看来,所有投稿作品几无一件“江湖”之作,多数作品直接取法秦篆、汉隶、“二王”、“宋四家”、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等传统经典。这较充分地说明,在书法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越来越趋公幵、公平、公正的目前,大学生的书法之路稳稳地扎根于传统经典之上; 在如此高规格、高难度的全国大展上,较多大学生敢于投送大字、大草作品,部分作品还不拘泥于古法,而能融入自我创见,更多其它作品取法多样,风格、面目多种,显示了大学生特有的鲜活精神和朝气蓬勃的气质,则较好地契合了中国书协所倡导的“鼓励创新”和“多样包容”。无需回避的是,“艺文兼备”是当前书法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大学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书法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学科,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次入选的大多数作者,都是书法专业博、硕或本、专科生。非专业仍有好手,但已不是主力。

自古以来,写字好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工匠,一是文人。文人(尤其是大文人、大官员)书法易于传世,因为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也因为“书因人传”“书因人贵”;工匠书法多数不具名,“工匠气”重于“文人气”,工匠书法的传世,主要是因为书作价值的转变(实用转变为艺术)。书法有工匠气本身未必是坏事。没有工匠般的技术,空谈艺术似乎很难令人信服。表象地,我们看到,如河北美院类的较普通院校的书法专业学生有着较髙明的书写技术,如北京大学类的一流大学书法相关专业学生未必有髙明的书写技术。是否可说,“技术”成了部分名校发展书法学科的短板?

由工匠到“工匠精神”,我们重新审视文化对书法的支撑,是否可说,部分文化根基薄弱的同学完全可以考虑走技术路线?书法沦为“技术书法”会不会成为很可悲的事实?从教学、实用角度看,“技术”是符合需求的,髙深的理论显得空洞无效;从一门艺术的长远发展看,脱离文化的技术书法必定没有光明的前途,更谈不上髙逸的意韵。

展望未来,将来的书法从业者,谁才会成为真正的“名家”?“以前的”虚名显然是难以承继的,或华美或浑厚或苍茫的风格也难以令人叹为神来之笔,只有书法的本真表现——书如其人,双重的外化(笔墨的外化,文辞的外化),才能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