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杂谈 >> 杂谈 >>中锋行笔的来源猜想以及对“用笔千古不易”的理解
详细内容

中锋行笔的来源猜想以及对“用笔千古不易”的理解

书法讲究用笔,用笔讲究中锋,中锋运笔是书法的基本功。哪怕是侧锋比较多的一些字体,还是需要总体保持中锋的。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中锋呢?中锋行笔的“原则”是怎么来的呢?

我来猜测一下。

书法产生于“用毛笔书写文字”这一实用性的技术和方式,所以我就从这个角度来推测。

这么一想就很简单了。

中锋行笔有利于笔毫保持聚拢的状态,能够连续书写更多的字。

如果是侧锋甚至偏锋行笔,笔毫容易散开,写几笔就要舔笔,很不方便,所以在书写实践中,自热而然地会去控制笔锋尽量保持聚拢的状态,这样就出现了中锋用笔的原则。

在行草书中,虽然有很多侧锋用笔,但我们会发现,侧锋过后也是尽量地在“纸上调锋”,让笔毫恢复正常状态,也就是回到中锋状态。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用笔千古不易”,应该就是指的中锋行笔的大原则,诚然书写任何书体都无法保证每一笔的笔画都是中锋,但侧锋过后一定是努力调锋成中锋的。楷书的各种提按、翻笔折笔、藏锋回锋,其实都是在“调锋”,调锋以后尽量保持中锋。至于偶尔的侧锋,是因为为了书写的便利性导致无法完全保持中锋,但肯定会通过纸上调锋尽量让笔锋恢复原形。

初学者往往在写一个字的时候,不停地舔笔。但高手却可以通过中锋行笔的控制能力和纸上调锋的能力,能一笔连续写好多字。哪怕其中一个笔画让笔锋变形了,也可以通过下一笔的起笔和调锋把笔锋恢复过来。

笔法中,除了“中锋行笔”“纸上调锋”以外,还有“笔势连接”,个人以为,这三者便是“用笔千古不易”的“不易”之处,也就是总原则。

所谓“笔势连接”,我的看法是所有的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笔法,都是因为和上下笔的连接造成,这个我们去看一看一些简牍和写经书法,就很容易看出来。

个人理解和猜测,请各位师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