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杂谈 >> 杂谈 >>汉字结构形态认识
详细内容

汉字结构形态认识


  元大书法家赵孟頫有一句在书法史上很有名的话:“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我们不来分析用笔和结构之间哪个更重要。“结字因时相传”,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因时相传”的。通过对汉字结构形态发展的了解,来建立对书法审美的新认识,也有利于更好认识现代书坛的一些现象。比如流行书风。
一、一个基本概念
汉字基本形态:即汉字的基本模式。汉字结构发展到现在,每个人心中对字的结构都有一个无意识中形成的标准,比如在座同学心目中对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一种接受标准。构成汉字基本形态的判断来源于每个人长期对汉字的学习中所逐渐形成的集体意识。现代人的结构形态颇受印刷体美术字、中小学的习字教育,以及大量普及性的书法范本的影响。古代人没有这种环境,其所受影响与我们不一样。所以,不同时代的写字者心目中的基本结构形态应该不同。这需要历史的梳理,我们先不管它。
举个例子,比如写一个“大”字,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把横写短,把撇、捺拉长,形成上紧下松的稳定支撑结构。这种成熟的结构便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基本形态。它的总原则是追求稳定、和谐、统一的审美原则,是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审美的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的集体趋同。
与“结构的基本形态”相对应的是“结构的陌生化”处理,这也是大部分书法家在书法活动中的追求状态,是结构学习中的重要思维。
二、汉字结构形态的两条主线
汉字结构的基本形态,随不同书体而异。五种书体各自有其基本形态。我们不一一分析。
而这当中,最关至要的是唐楷的结构,它在书法史中的意义非同小可,是最能体现“汉字基本形态”的一种结构方式。
唐楷是法度的结晶,追求点画调匀、上下均平,追求整齐平衡的秩序,是较为严谨的形式。所以唐楷是一种代表性的基本形态。我们以唐楷为轴线,看看“基本结构形态”以及“结构的陌生化”。
一条是“古”的路线

 

朝代

 

 

 

 

 

 

南北朝

 

 

 

 

 

 

汉末

 

 

代表书家

 

 

欧阳询

 

 

褚遂良

 

 

颜真卿

 

 

柳公权

 

 

龙藏寺碑等

 

 

写经、碑刻、墓志等

 

 

二王为代表

 

 

钟繇

 

 

楷书雏形

 

以古为取法的路线追求自然、天真、稚拙的“古趣”和“气势”。碑学提倡者在清代便沿这一路线。由黄道周开始,其后如何绍基、赵之谦、康有为、沈曾植、于右任。现代如王镛、沃兴华等。它的流弊是走向过分夸张,造作反而不自然,且过分野逸。如现代的“流行书风”便有此弊。



一条是“今”的路线

朝代






近现代
代表书家
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
苏东坡
张即之
赵孟頫
董其昌
刘墉
何绍基
馆阁体
沈尹默

以今为取法的路线追求雅的风格,易走向大众化,它的极致便是走向印刷体美术字式的书写。

三、古今二线的特点对比





非理性
趣味
反文明
非正统




理性
法度
文明
正统


四、两条线路线的造型原理比较
古——“避中异距”——基本结构形态的陌生化。
今——“守中匀距”——基本结构形态的稳定。
这八个字是张小弟总结的,极为高明。
先来分析比较一些碑帖的字,一个是钟繇的宣示表,一个是钟繇的荐季直表,先看宣示表的第二个字“书“,它的第二横在第一横和第三横之间不是等距离分布,明显要偏向下部。而且下面的曰也是往右偏。再看钟繇的荐季直表的第一个字”臣“,首先它的横也是不等距分布的,而且中间的两个竖点也不在中线上。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避中异距”。
但是他这样写不是故意的,我们觉得它避中异距,是因为我们是以唐人的结构形态为标准的,他比唐早了近半个世纪,哪个时候的规矩还没有建立,所以是自由的,体现的是一种随意。
再来看看唐人以后楷书,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它的特点就是“守中匀距”。就是守住一条中心线,笔画等距离分布。